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 中国出入境检疫检疫协会 |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 | 国家食品安全信息中心 | 日本厚生劳动省 | 世界卫生组织
欧洲食品安全局 | 食品法典委员会 | 英国食品标准局 |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 | 美国化学安全和危害调查局 | 国际标准化组织
澳大利亚标准协会 | 韩国认可认证局
http://tbt.testrust.com 来源:华测检测 时间:2014-10-21
摘要:FZ/T 81007《单、夹服装》的修订版报批稿已通过审定和公示,其即将出台实施。根据公示的报批稿显示,新版标准将在其适用范围、使用说明、号型规格、理化性能、外观质量、缺陷评判依据及测试细节上有多方面的修订。本文将就这些重要的修订内容一一分析,希望对国内相关纺织服装企业有所帮助。
1 .引言:
FZ/T 81007《单、夹服装》标准是国内市场服装产品标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之一。此标准于1994年初次出版,于2003年被首次修订。目前国内市场上正在实施的版本是FZ/T 81007-2003。FZ/T 81007-2003自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至今近9年,对国内市场上服装产品的质量管控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1,2]。但随着服装产品种类的增多、消费者对服装质量要求的提高、国内外法规标准的更新,企业在执行FZ/T 81007-2003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实际操作疑难问题[3,4]。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国家标准委员会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对FZ/T 81007-2003提出了修订要求。在经过多次讨论与修订后,FZ/T 81007的修订版报批稿在2012年3月9-10日的标准审定会上通过审定,并于2012年10月26日至11月10经过了报批公示。在不久的将来,FZ/T 81007的新版标准将正式颁布并实施。修订后的新标准将在FZ/T 81007-2003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改动,要求将更为严格。为防止新标准出台后企业不知如何应对而导致产品质量出现不合格问题,本文将对即将出台的FZ/T 81007最新报批稿中的关键点及重要更新点进行分析,希望对国内相关纺织服装企业有所帮助。
1.单、夹服装新标准将更加明确其适用范围[5-6]
FZ/T 81007-2003中定义单、夹服装的适用范围是以棉、麻、丝、化纤及其混纺织物等为原料,成批生产的单、夹服装。这样的定义比较模糊,企业可能误认为机织物和针织物都可采用此标准。但是,此标准中的洗后尺寸变化率等理化性能的要求是按照机织物的要求执行的,而针织物一般达不到此要求。如果针织物服装采用此标准将有很大机率出现不合格现象。
其次,FZ/T 81007本是为了填补国内其他纺织服装产品标准的空白而制定。从单、夹服装字面意思来看,不论款式,只要是成批生产的有里料服装和无里料服装都可称为单、夹服装。当市场上某些服装产品根据款式达不到对应的产品标准时,只要其技术、工艺能达到此标准的要求,便可参照此标准执行。但在FZ/T 81007-2003中,其适用范围的定义表明了只适用于由棉、麻、丝、化纤及其混纺织物等为原料,成批生产的单、夹服装。对于毛织品等单、夹服装,在找不到标准可依时,仍然不能采用此标准。比如,一件纯羊毛机织女裙的技术、工艺要求与其他标准不符,找不到标准可依时,即便其技术、工艺能满足FZ/T 81007的要求,也不能参照此标准执行。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新版标准将更加明确其适用范围,修改为适用于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单、夹服装。并且,还将明确表示此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
2.单、夹服装新标准将修改其使用说明和号型规格的规定
FZ/T 81007-2003中规定成品的使用说明按照GB 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执行,号型规格按照GB/T 1335.1《服装号型男子》、GB/T 1335.2《服装号型女子》规定选用。其缺陷在于:
1)产品的使用说明上没有要求标识安全技术类别,会导致服装产品在执行此标准时可能因漏标安全技术类别,而不符合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2)号型和规格标准中无3岁以上儿童服装的选用标准,而儿童服装的号型与规格的标识方式与成人服装又不同。
因此,新标准将修改其使用说明和号型规格的规定,要求成品的使用说明按照GB 5296.4和GB 18401执行,号型规格按照GB/T 1335.1、GB/T 1335.2、GB/T 1335.3《服装号型儿童》规定选用。
3.单、夹服装新标准将完善其理化性能要求与相应测试条件
3.1化学安全技术要求将按照GB 18401执行
正在实施中的FZ/T 81007-2003对单、夹服装的化学安全技术要求低于现行有效的强制性标准GB 18401的要求,且无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和异味的要求。为了跟上GB 18401的要求,新标准将增加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和异味的要求,并规定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异味、甲醛含量、pH值应符合GB 18401的规定。
3.2将更加完善色牢度的要求及测试条件
FZ/T 81007-2003对成品的面料、里料和绣花线分别提出了色牢度的要求。虽然此标准中细化了色牢度的要求,但在一些细节地方考虑不够周全,需进一步完善。
例如,FZ/T 81007-2003要求面料的耐湿摩擦色牢,优等品为4级以上,一等品为3-4级以上,合格品为3级以上。但限于国内生产技术水平,棉印染布、灯芯绒布,特别是经过磨毛处理的布料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深色产品的耐湿摩擦色牢度指标很难达到FZ/T 81007-2003中的要求,且国外企业一般要求棉布的耐湿摩擦色牢度为2-3级[2]。因此,考虑与国际接轨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新标准将降低产品的耐湿摩擦要求,并备注,起绒、植绒类面料、深色面料的耐湿摩擦色牢的合格品考核指标允许比标准中规定降半级。
3.2.1新标准中面料色牢度的要求
对于面料,新标准中除降低了其耐湿摩擦色牢级数外,还增加了拼接互染,耐水色牢度的要求,并分别对深色产品和浅色产品的耐光色牢度进行规定。修订后的新标准中关于面料色牢度的要求将如下,表1:
表1 面料色牢度的要求 |
||||
色牢度项目 |
优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
耐干洗 |
变色 |
≥4-5 |
≥4 |
≥3-4 |
沾色 |
≥4-5 |
≥4 |
≥3-4 |
|
耐皂洗 |
变色 |
≥4 |
≥3-4 |
≥3 |
沾色 |
≥4 |
≥3-4 |
≥3 |
|
拼接互染 |
沾色 |
≥4-5 |
≥4 |
≥4 |
耐干摩擦 |
沾色 |
≥4 |
≥3-4 |
≥3 |
耐湿摩擦 |
沾色 |
≥3-4 |
≥3 |
≥2-3 |
耐光 |
深色 |
≥4 |
≥4 |
≥3 |
浅色 |
≥4 |
≥3 |
≥3 |
|
耐汗渍 |
变色 |
≥4 |
≥3-4 |
≥3 |
沾色 |
≥4 |
≥3-4 |
≥3 |
|
耐水 |
变色 |
≥4 |
≥3-4 |
≥3 |
沾色 |
≥4 |
≥3-4 |
≥3 |
3.2.2新标准中里料、装饰件和绣花线色牢度的要求
在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中,服装产品的耐汗渍、耐水渍色牢度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为了保证单、夹服装符合GB 18401的安全技术要求,新标准中将增加耐汗渍,耐水色牢度的考核要求。修订后的新标准中关于里料色牢度的要求将如下,表2:
表2 面料色牢度的要求 |
||||
色牢度项目 |
优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
耐皂洗 |
沾色 |
≥3 |
||
耐干摩擦 |
沾色 |
≥3-4 |
||
耐汗渍 |
变色 |
≥ 3 |
||
沾色 |
||||
耐水 |
变色 |
≥3 |
||
沾色 |
对于装饰件和绣花线,新标准中将增加耐干洗色牢度项目,并提高耐皂洗色牢度要求。修订后的新标准要求成品装饰件和绣花线的耐皂洗、干洗色牢度都应达到变色3-4级以上,沾色3-4级以上。
3.2.3新标准中对色牢度细节与测试方法的修订
新标准将对完善色牢度要求的备注信息,指出1)丝含量≥50%的织物色牢度可按照GB/T 18132《丝绸服装》执行;2)耐皂洗色牢度、水洗拼接互染色牢度只考核使用说明中注明可水洗的产品,耐干洗色牢度只考核使用说明中注明可以干洗的产品;3)水洗拼接互染色牢度只考核深色与浅色相拼的产品。
新标准还将进一步改进色牢度的测试方法。FZ/T 81007-2003中规定,耐皂洗色牢度按GB/T 3921.3-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3》,即水洗温度60℃(丝、粘纤、麻及其混纺织物按GB/T 3921.1-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1》,即水洗温度40℃)检验。从此规定看,锦纶产品的耐皂洗色牢度应按照GB/T 3921.3-1997测试,即水洗温度为60℃。而锦纶本身对水洗温度比较敏感,不适合高温水洗。据验证[2],锦纶按照此温度测试的耐皂洗色牢度不合格率达70%以上。再者,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方法GB/T 3921旧版已作废,现行版本是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鉴于以锦纶、麻,毛为原材料生产的织物,其实际洗涤的温度一般不易超过40℃,新版标准将成品的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条件改为:成品耐皂洗色牢度按照GB/T 3921-2008方法C(3),即水洗温度60℃(蚕丝、再生纤维素纤维、麻、锦纶、毛及其混纺织物按照GB/T 3921-2008方法A(1)规定,即水洗温度40℃)测试。
另外,新标准还将详细规定新增项目拼接互染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其要求在成衣接缝面料拼接部位取样,取样尺寸为40mm×200mm,试样为拼接的两个颜色各取一半(或按照实际比例取样),并采用GB/T 3921-2008方法A(1)测试。
3.3将增加洗涤干燥后外观质量的要求
为了完善产品质量的管控,新标准中将新增洗涤干燥后外观质量的要求,具体内容将如下,表3:
表3 成品洗涤干燥后外观质量要求 |
|||
外观质量评估项目 |
质量要求(单位:级) |
||
优等品 |
一等品、合格品 |
||
洗涤干燥后外观
|
外观平整度/级(特殊设计除外) |
≥3 |
不考核 |
接缝外观/级(特殊设计除外) |
≥4 |
≥3 |
|
粘合部位 |
不允许脱胶、起泡 |
||
其他外观 |
不允许出现破损、脱落、锈蚀、变形、明显扭曲和变色,缝口不允许脱散。 |
3.4将提高其他物理性能的要求
FZ/T 81007-2003对成品的尺寸变化率,接缝性能,面料起球,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已经做了合理而详细的要求。但是随着时间推移,FZ/T 81007-2003在一些细节上需要完善,对此新版标准将做一些修订。
在水洗尺寸变化率的要求上,新版标准将降低一等品和合格品领大的水洗尺寸变化率要求,并规定领大只考核关门领,腰围不考核松紧腰围,褶皱处理或纬向弹性产品不考核横向尺寸变化率。成品水洗尺寸稳定性只针对使用说明中标注能水洗的产品,干洗尺寸稳定性只针对干洗使用说明中标注能干洗的产品。
在接缝性能的要求上,新标准将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其规定成品接缝性能按照附录A进行测试,纰裂≤0.6cm。纰裂测试过程中不得出现织物断裂、滑脱、缝纫线断裂等情况。对于织物平方米质量在52g及以下的纰裂测试,按GB/T 18132执行,对于外层仅起装饰作用部分不考核接缝性能。
在面料起球性能要求上,新标准将降低一等品的面料起球性能至3-4级,对于起绒织物不考核面料起球性能。对于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新标准指出只考核上衣的领子和大身部分,且不考核复合、喷涂面料的剥离,非织造布粘合衬如在试验中无法剥离则不考核此项目。
4.单、夹服装新标准将充实、完善成品外观质量的要求及缺陷的判定依据
FZ/T 81007-2003从多个方面对单、夹服装的外观质量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评判依据,包括面料,辅料,经纬纱向,对条对格,拼接,色差,外观疵点,缝制,规格允许偏差,整烫等。新版标准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这些要求。
4.1 更严格的外观质量要求
新版标准将补充缝制的考核要求,新增非短裤侧缝顺直要求,要求扭曲率不大于2%;提出滚条,压条要平服、宽窄一致;绱袖圆顺,前后基本一致;袋与袋盖方正、圆顺;袋口两端应打结。成品辅料要求纽扣、拉链及附件无质量缺陷外,还应无尖点和锐利边缘。需要被更加关注的是,新标准将在FZ/T 71008-2003的基础上大大提高外观疵点的要求。新标准的对外观疵点的要求将如下,表4:
表4 |
|||
疵点名称 |
各部位允许存在的程度 |
||
1号部位 |
2号部位 |
3号部位 |
|
粗节(粗于原纱一倍) |
不允许 |
长度2.5以内 |
长度3.5以内 |
竹节(粗于原纱两倍) |
不允许 |
长度1.5以内 |
长度2.5以内 |
双经双纬 |
不允许 |
不影响外观 |
长不限 |
浅油纱 |
不允许 |
长度2.5以内 |
长度3.5以内 |
色档 |
不允许 |
轻微 |
不影响外观 |
斑疵(油、绣、色斑) |
不允许 |
不明显,不大于0.2cm2 |
不明显,不大于0.3cm2 |
散布性棉结、毛粒、粗节、竹节 |
不允许 |
||
注1:浅油纱,目测距离60cm观察时可见 注2:麻类等特殊风格的产品除外。 |
4.2 更严格的缺陷判定依据
FZ/T 81007-2003中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外观的影响程度将产品质量缺陷划分为a)严重缺陷,b)重缺陷,c)轻缺陷,并列出了详细的质量缺陷评判依据表。同时,指出只要有一项及一项以上理化性能不合格,即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当外观缝制质量判定与理化性能判定不一致时,按低等级判定。
新标准中将延续FZ/T 81007-2003对产品质量的评判原则,但是将会完善质量缺陷的评判依据表,提出更细的要求。对于单件产品外观判定,其中合格品的评判要求将比FZ/T 81007-2003更严格。新标准中对单件(样本)外观判定要求将如下,表5:
表5 单件(样本)外观判定 |
|||
优等品 |
严重缺陷数=0 |
重缺陷数=0 |
轻缺陷数≤4 |
一等品 |
严重缺陷数=0 |
重缺陷数=0 |
轻缺陷数≤7 |
严重缺陷数=0 |
重缺陷数≤1 |
轻缺陷数≤3 |
|
合格品 |
严重缺陷数=0 |
重缺陷数=0 |
轻缺陷数≤8 |
严重缺陷数=0 |
重缺陷数≤1 |
轻缺陷数≤6 |
5.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服装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购买纺织服装时,他们的眼光也是越来越挑剔。新版FZ/T 81007《单、夹服装》标准将从消费者需求和实际工艺出发,对国内服装产品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希望国内企业能充分了解新标准的要求,及时按照新标准管控服装产品质量,提高我国纺织服装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彭华陵.单、夹服装标准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6,(19):167
[2]聂凤明,孙岳珍.执行FZ/T 81007-2003《单、夹服装》过程存在的问题[J]中国纤检,2005,(8):14
[3]杨洁婷.对FZ/T 81007-2003《单、夹服装》的几点看法[J]中国纤检,2004,(7):17
[4]王琳.《单、夹服装》行标和《水洗整理服装》国标在检验中的适用性[J]天津纺织科技,(189):45-46
[5] FZ/T 81007-2003《单、夹服装》
[6] FZ/T 81007-XXXX《单、夹服装》报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