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TBT资讯

第十届药典委员会病毒制品专业委员会2012年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http://tbt.testrust.com 来源:国家药典委员会 时间:2013-03-11

  国家药典委员会于2012年12月11-13日在北京召开第十届药典委员会病毒制品专业委员会2012年第二次会议。病毒制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检院、药品审评中心有关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相关负责人、国家药典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以及部分病毒性疫苗生产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就2015年版《中国药典》三部病毒类制品各论品种遴选、各论增修订及新增各论、病毒类制品相关标准提高课题、共性通则、附录等内容进行了审议,并就疫苗中硫柳汞使用问题进行讨论。现将会议确定的相关内容予以发布,请各有关单位予以关注并结合具体品种开展相关工作,及时提交相关资料。

  一、《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病毒类制品品种遴选

  1.基于对人用狂犬病疫苗效期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为进一步保证人用狂犬病疫苗的质量,《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不再收载2010年版三部”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两个液体剂型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企业应加快开展人用狂犬病疫苗冻干剂型的研究,逐步取代同品种疫苗液体剂型。

  2.基于对风疹减毒活疫苗(兔肾细胞)生产用细胞来源动物等级和种群建立,以及与风疹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相比存在的潜在污染外源病毒的风险考虑,《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不再收载2010年版三部“风疹减毒活疫苗(兔肾细胞)”。

  3.增订“水痘减毒活疫苗”和“黄热减毒活疫苗”品种的收载。

  二、病毒类制品相关各论增修订内容

  1.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1)SPF地鼠特定病毒检查增订淋巴细胞脉络丛脑炎病毒、仙台病毒、小鼠肺炎病毒、呼肠孤病毒III型基础上,增加大鼠K病毒、汉坦病毒、小鼠微小病毒、小鼠肝炎病毒、小鼠脊髓灰质炎病毒、猴病毒5、吐兰H-a病毒以及逆转率病毒和地鼠多瘤病毒检测。

  (2)脑内致病力试验用小鼠由原来的以体重计修订为按日龄计。

  (3)乳鼠返祖试验增订“将脑内接种供试品后最早发病的乳鼠处死,取脑制成脑悬液”的规定;

  (4)对新制备的工作种子批连续制备的前三批疫苗原液增订“应进行病毒全基因序列测定,应与原始种子批保持一致”的规定。

  (5)培养液使用的新生牛血清取消“灭能”的描述;“分装及冻干”项下取消半成品放置温度的描述,分装温度要求按“生物制品分装及冻干规程”通则的相关规定执行;取消病毒收获中可进行多次病毒收获的描述。

  2.人用狂犬病疫苗

  (1)效价测定

  增订检测方法成立的相关条件,包括(i)供试品和参考品小鼠50%保护剂量(ED50)的范围;(ii)检测攻击毒LD50病毒量;(iii)检测可信限范围(25%-400%)。

  (2)病毒灭活工艺

  根据相关报道,已经证明病毒灭活剂β-丙内酯可改变人血白蛋白结构致其产生致敏性。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生产企业的病毒灭活工艺是“前灭活”,即在病毒收获液纯化前进行,由于病毒收获液中人血白蛋白保护剂没有经过纯化工艺去除,“前灭活”工艺将增加上述风险。基于以上考虑,《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收载的该品种生产工艺需进一步完善,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相关生产企业应尽快开展“后灭活“工艺(即病毒收获液纯化后进行灭活)研究、验证以及工艺变更的申报工作。国家药典委员会将根据生产企业工艺变更的情况另行组织讨论,确定相关品种的具体修订。

  3.其他各论共性修订

  (1)根据最新WHO相关指南的要求,原代细胞基质制备的疫苗,种子批检定增订分支杆菌检查。检测方法经验证后提交相关专业委员会审定,确认后纳入药典三部附录。

  (2)冻干制剂成品增订pH测定,各生产企业积累相关检测数据,据此制定各自制品的检测范围。

  三、新增品种标准起草稿审定

  标准起草承担单位中检院根据以下意见,结合批签发和生产企业提交的相关数据,对起草标准进行复核,并提出具体意见,提交专业委员会确定。

  1.黄热减毒活疫苗

  (1)根据WHO“黄热减毒活疫苗质量、安全和有效性指南”中对我国使用黄热毒种来源和谱系分析结论,将毒种名称由17D修订为17D-204。

  (2)种子批检定增订禽白血病病毒和禽腺病毒的检查,相关规定参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种子批禽外源病毒检查要求。

  (3)成品残留卵清蛋白量和与细菌内毒素含量标准应与欧洲药典标准相一致,建议残留卵清蛋白量由“应不高于30ug/剂”修订为“应不高于5ug/剂”;细菌内毒素含量由“应不高于50EU/剂”修订为“应不高于5EU/剂”;

  (4)相关生产企业应尽快将原液蛋白质含量检测结果和统计学数据提交标准起草单位中检院复核。

  2.水痘减毒活疫苗

  (1)人二倍体细胞MRC5细胞株生产用细胞限定代次确定为“应不超过第35代”。

  (2)生产用毒株Oka株主种子批按批准的执行,工作种子批应不超过第47代,生产的疫苗中的病毒代次应不超过第48代。

  (3)毒种检定病毒滴度标准为应不低于3.7 LgPFU/ml;

  (4)免疫原性检查免疫后采血时间规定为免疫后4-6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体标准维持FAMA<1:4为阴性,≥1:4为阳性;

  (5)鉴于各生产企业配方成分各异,疫苗复溶后颜色各不相同,外观项下复溶规定为“澄清液体,无异物”,复溶后液体的颜色不作一致性规定。

  四、标准提高课题

  1.外源性DNA残留量测定法(DNA探针杂交法)修订

  (1)为避免对检测结果的干扰,DNA稀释液中取消鱼精DNA的加入;

  (2)蛋白酶缓冲液成分中取消“5mol/L氯化钠溶液2.0ml”以避免样品处理过程中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2)点膜操作DNA固定增加紫外交联法;

  (4)检测方法中不规定采用酚-三氯甲烷抽提,生产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或试剂进行抽提,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抽提,检测Vero细胞DNA参考品至少应能够达到10pg的检测限。

  2.宿主蛋白残留量测定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收载的相关病毒疫苗成品测定项下规定的残留宿主细胞蛋白检测及限度是基于产品工艺相关的宿主细胞残留蛋白,由于不同厂家制备试剂盒包被用抗体和酶标抗体所用的细胞蛋白(抗原)制备的方式不同,所检测到的宿主细胞残留蛋白存在相当的差异,因而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生产企业在选择和变更试剂盒时应进行适用性验证,以确定所用试剂能检测疫苗生产工艺残留的相关细胞蛋白。中检院将尽快开展相关宿主细胞蛋白质参考品的研究,以保证该项检测的标准化。

  3.病毒性疫苗生产用毒种基因库建立

  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增订对病毒性性疫苗三级种子批全基因序列测定要求,规定“工作种子批毒种基因序列应与原始种子批(或主种子批)保持一致”。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用毒种的基因背景资料;对于病毒性疫苗,特别是减毒活疫苗,相关生产企业应进一步开展病毒毒力、保护性抗原基因以及基因变异对病毒特性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4.疫苗生产用胰酶的质量控制

  根据目前国内外相关要求,制定疫苗生产用胰酶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理化检定、生物安全控制以及病毒外源因子控制,暂不包括生产工艺以及病毒灭活的相关要求。国家药典委员会将组织相关参与单位开展标准起草,方法验证等工作。

  五、相关通则、附录增修订建议

  1.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

  (1)在规程总论中增订生产用昆虫细胞的概述要求。

  (2)将电镜检查法作为外源病毒检查通用方法;

  (3)新型细胞均要求进行致瘤性和致癌性检查;

  (4)中检院开展PCR法进行支原体检查的方法学研究,在完成方法验证后,提交病毒专业委员会审议。

  2.病毒外源因子检查法

  (1)在确认细胞规程与附录中的病毒外源因子检查法要求无差别的情况下,细胞规程中取消病毒外源因子检查法,统一按照附录中的检查法执行。

  (2)根据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讨论的意见,确定重组制品病毒外源因子检查法单列还是与附录的“病毒外源因子检查法”整合;

  (3)增订特异性外源病毒检查的要求,根据疫苗生产毒种的来源和使用细胞基质进行相应特定外源病毒的检查,检测外源毒的种类和方法可在各论中作出规定。

  3.新生牛血清质量要求

  (1)概述中增订“胎牛血清”的定义,以明确对使用牛血清的分类;

  (2)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现行药典三部附录VI B第一法或其他适宜方法。

  (3)中检院进一步开展血红蛋白含量测定替代方法的研究,方法验证后提交病毒专业委员会审议检测方法的修订。

  (4)血红蛋白总量单位表示由“XXX %”修订为“XXXmg/dL”;

  (5)积累不同企业更多批次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测数据,缩小现行检测限度范围;

  (6)中检院开展牛腹泻病毒抗体检测方法学研究,方法验证后提交专业委员会审议。

  六、关于疫苗中使用硫柳汞防腐剂的问题

  目前我国上市的单剂量冻干疫苗均取消硫柳汞的加入,部分单剂量液体疫苗仍含有硫柳汞防腐剂。基于联合国环境署的全球限汞议案以及WHO对于疫苗中硫柳汞防腐剂使用的观点和我国疫苗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议相关生产企业加快开展单剂量液体疫苗取消硫柳汞防腐剂的工艺研究、验证工作和相关变更的申报;对于多剂量规格的疫苗,取消硫柳汞防腐剂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因此不建议取消防腐剂的添加,生产企业可开展硫柳汞防腐剂替代的相关研究。

关键字: 中国药典  病毒类制品 

QQ:2804879579
检测通手机版,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