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 中国出入境检疫检疫协会 |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 | 国家食品安全信息中心 | 日本厚生劳动省 | 世界卫生组织
欧洲食品安全局 | 食品法典委员会 | 英国食品标准局 |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 | 美国化学安全和危害调查局 | 国际标准化组织
澳大利亚标准协会 | 韩国认可认证局
http://tbt.testrust.com 来源:质量与认证 时间:2016-06-14
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整体背景:
2016年5月27日,美国正式发布《防止食品蓄意掺杂的针对性缓解策略》法规,这是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FSMA)的七部配套法规之一,也是最后出台的一个法规。法规内容主要围绕食品防护,因此俗称“食品防护法规”。法规对输美企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为了更好地保障美国的食品安全,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1年签署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部法规——《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即FSMA。这部法规有个特点:它并不是单独的一部法规,而是由多个配套法规组成,这些配套法规在FSMA出台后的几年中陆续发布,共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
FSMA的各配套法规于2013-2015年间陆续发布,内容涉及预防性控制、供应商验证、第三方认可等多个方面。国家认监委注册部对已出台的各项配套法规组织开展了翻译和研究工作,可登陆认监委网站查阅更多信息。
而这次要说的《防止食品蓄意掺杂的针对性缓解策略》法规(简称“食品防护”法规),又有哪些特点呢?简单地说,这部最后出台的食品防护法规就像一面盾牌,阻挡着蓄意掺杂、恐怖袭击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什么是蓄意掺杂?
本法规中所指的“蓄意掺杂”(intentional adulation)是指“可能被蓄意引入以导致大规模公众健康不良后果的危害”,包括一些人为恶意的破坏、恐怖袭击等;但需注意,由经济利益驱动的掺杂问题(EMA)并不在此范畴。
食品防护法规包括哪些要点?
食品防护法规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脆弱性评估、缓解性策略及书面的食品防护计划。
脆弱性评估,即“找弱点”。评估方式可参考我国的食品防护国标中关于食品防护评估的要求,但本法规中明确阐述了需要评估出的三个量级:
•蓄意破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潜质,包括严重性和规模等;
•破坏分子接近产品的难易程度;
•能够对食品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书面的食品防护计划,即“建方案”。食品企业须建立书面的食品防护计划,并包含监控、纠偏和验证等管理要素。同时还需保障食品防护的从事者具备一定资质,要求进行相关培训并保留好记录。
输美食品企业应该如何适应食品法规要求
检验检疫部门建议企业:
•针对目前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普遍缺乏食品防护人才的现状,采取各种措施培养食品防护管理人才;
•学习领会美国食品防护法规相关要求,在规定期限内符合法规要求,避免影响企业正常出口;
•完善自身食品防护计划;提高在生产实际中的运用实效,预防蓄意掺杂破坏事件的发生。
敬请关注
自FSMA出台以来,国家认监委加强与美国FDA的交流合作,组织成立研究小组,翻译和解读了多部食品安全法规。去年又专门举办了“出口食品企业评审专家传帮带活动”,其中的食品防护团队负责研究食品防护理论及在企业的实际理论。目前,食品防护团队已经在组织对本法规进行翻译和解读啦!不久之后还将出版FSMA解读丛书,为大家带来更加深入和详细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