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标准 > 标准解读

防静电服及其检测标准浅析

http://tbt.testrust.com 来源:中国纤检 时间:2015-11-04

  摘要:

  防静电服可防止服装上的静电积聚,从而达到防止事故产生的目的。GB 12014—2009《防静电服》参考了国外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生产和应用国情在旧标准的基础上对防静电服的技术要求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本文对GB 12014新旧标准的不同点及与国外标准的差异进行了粗略的解析,并就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旨在对GB 12014—2009《防静电服》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防静电服;GB 12014新旧标准;比较;建议

  1 引言

  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无不与静电发生联系,静电直接或潜在地从各个方面给人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据专家分析,火药、化工、医药、石油等工作场所发生的火灾事故,多数是由于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超过安全限值,偶然发生放电火花引发的。据统计,美国从1960年到1973年在由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中仅仅是装油事故就有166起;日本的静电火灾每年约发生100起,其中人体带电所酿成的火灾约占据20%。

  静电的产生与人体穿着的服装的质地、活动的强度、使用劳动工具的类型、地面的导电性以及周围环境的温湿度有密切的关系。防静电工作服就具有为人体提供静电屏蔽、消除或减轻静电危害的功能。防静电服由防静电织物为面料而缝制的,适用于可能引发电击、火灾或爆炸危险场所穿用[1]。

  为了规范和提高防静电服产品质量,各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我国国家标准GB 12014—2009《防静电服》自2009年12月1日实施,对原有的GB 12014—1989《防静电工作服》进行了较大的修改,现将主要技术指标加以比较剖析。

  2 国内外防静电服标准的差异

  2.1 抗静电性能

  国内防静电服标准GB 12014—2009的抗静电性能主要是测试点对点电阻,即在给定时间内,施加材料表面两个电极间的直流电压与流过这两点间的直流电流之比。欧盟防静电服标准BSEN1149-1是针对基于表面电阻的静电消散行为的大部分性能的测试方法,它确定的是短距离的电阻。欧盟标准里测试项目比较多,除短距离的电阻还有回路电阻等。

  2.2 测试环境条件

  环境的温、湿度对防静电服的防静电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各国对防静电服的测试环境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欧标中对环境的要求为温度(23±1)℃,相对湿度(25±5)%;美标中对环境的要求为温度(23±3)℃,相对湿度(50±5)%;日本2001年修订的标准为温度(25±5)℃,相对湿度(45±5)%[2]。各国标准对环境温度要求差异不大,但环境湿度美标和欧标的差异达30%左右。我国新标规定的测试温度为(20±5)℃,相对湿度(35±5)%。

  3 国内新旧标准对比

  新标GB 12014—2009《防静电服》对面料技术要求增加了9个项目,对服装技术性能、服装分级、测试环境条件等方面作了更细化的修改和更科学的补充,使新标更趋于合理和可操作。现就新旧标准中的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不同点进行剖析对比。

  3.1 面料技术要求

  3.1.1 点对点电阻

  从表1中可看出,旧标准对点对点电阻不作考核,GB 12014—2009《防静电服》中增加面料点对点电阻的考核,不仅有利于生产企业的对外贸易,与欧标和美标接轨,同时使得面料的电性能与服装的电性能指标保持一致,保证了服装原料的质量。

  3.1.2 理化性能

  甲醛含量、pH值超标,都会降低皮肤的免疫力,引发皮肤过敏或皮炎。耐水、耐干摩、耐光色牢度的考核是为了防止染过色的服装在穿着和保管中因光、汗、摩擦、洗涤等原因发生褪色或变色现象,从而影响服装的外观美感。面料透气率是考核服装穿着的舒适性。面料水洗尺寸变化率的大小,影响服装外观和实用性。新标准中增加了以上考核指标,对提高服装的内在质量,保证服装的实用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1.3 断裂强力

  新旧标准中对断裂强力技术要求都作了规定,指标并无变化,但旧标准对服装断裂强力的技术要求是按薄料、厚料划分,如何界定薄料和厚料却没有明确的量化尺度,因此新标准作了修改,按照织物单位面积质量大小来分别规定断裂强力的技术要求,如此界定更为明确,便于产品的检测和判定,提高了检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2 服装的技术要求

  3.2.1 缝制

  服装的缝制直接影响到服装的质量,在旧标准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新标准增加了防静电服的缝制要求,特别对缝线针距根据防静电面料厚薄作了规定。缝线针距(12~14)针/3cm(单位面料质量≥200g/m2),缝线针距(14~16)针/3cm(单位面料质量<200g/m2)[3]。对接缝强力的指标有了提高,新标准要求接缝强力测试结果取5个中的最低值,不得小于100 N。

  3.2.2 带电电荷量

  带电电荷量是考核防静电服的一个重要指标,它量化了服装上的静电积聚量,在新旧标准中均采用带电电荷量来反映服装的防静电性能并将防静电服分为A级和B级。但两者不同的是旧标准按照耐洗涤时间的长短将防静电服分为A级和B级,带电电荷量要求均为≤0.6(μC/件),A级的耐洗涤时间为大于33.0 h,B级的耐洗涤时间为大于16.5h。新标准的分级方法更为合理和科学,A级和B级在经过了同样的洗涤方法(标准附录C洗涤方法)后,A级带电电荷量要求不超过0.2 (μC/件),B级带电电荷量应在0.2 (μC/件)至0.6 (μC/件)之间。

  3.2.3 测试环境条件

  防静电性能由于环境的温、湿度不同而变化较大。旧标准中规定的测试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为40%以下,因湿度范围较宽,实际测试结果差异较大,影响了测试的科学性。新标准综合考虑国际标准和国内的使用环境对湿度进行了调整,修改为(35±5)%,既减少了测试误差,又提高了测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4 建议

  由于防静电织物面料在织造过程中,一般是由普通纤维混纺导电纤维作为经纬纱交织而成,或在经纬纱中嵌入导电长丝制成。防静电面料选择不同的经纱和纬纱,经向和纬向上的抗静电性能就不一致。在新标GB 12014—2009点对点电阻的测试方法中,如何选择测试点没有作出统一规定,点对点电阻测试结果大相径庭,测试结果的再现性差无可比性。因此在试验方法中如能根据不同防静电面料的具体情况对测试点作出相关规定,将使结果更为科学,并能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参考文献:

  [1]刘基,盛海涛,杨文芬.防静电服标准的执行与产品管理[J].安全,2011(10):58-60.

  [2]杨文芬,臧兰兰,盛海涛,等.防静电服新旧标准对比解析[J].劳动保护, 2010,(11):90-91.

  [3] GB 12014—2009防静电服[S].

  [4] GB 12014—1989防静电工作服[S].

  (作者单位:泰州市纤维检验所)文/陈敏

QQ:2804879579
检测通手机版,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