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 魏传忠:提高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能力

魏传忠:提高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能力

http://tbt.testrust.com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12-12-05

  目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最寒冷的冬天。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2011年欧洲主权国家债务危机,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变换。在此冲击下,中国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2012年,中国已经维持10年的高速增长开始承受巨大压力,出口衰退、投资乏力、就业紧张等各种困难局面开始凸显。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如何立足政府服务为辅、企业自强为主,应对更严峻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风险,筹划潜在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笔者从国内外新形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特点、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以及我国的应对策略四个方面分析。

  国际经济衰退

  贸易保护主义升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动荡时期。2009年末至2010年初,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政府的强力介入下,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略有缓和。然而,自2011年起,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受到较大影响。据联合国[微博]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约2.6%,比2011年低0.2个百分点,比2010年低1.4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前景正急剧恶化并已经影响到贸易。据WTO10月23日发布的统计报告,2011年,全球贸易量增长5.0%,不仅远低于2010年的增幅13.8%,且低于1990至2008年的长期平均水平6.0%,令人堪忧。

  目前,美国经济总量虽然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增长迟缓、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在发酵,风险正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欧元区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向银行业扩散,欧元区经济已陷入整体衰退;日本挣扎在维持微弱正增长的边缘,居高不下的沉重债务使其也有可能陷入危机。而新兴经济体中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国经济虽然保持增长态势,但由于通货膨胀困扰,在控通胀和保增长方面面临两难选择。

  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酝酿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这些问题互相牵制,将导致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尤为突出,产品质量问题政治化和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温,运用技术措施实施贸易保护趋势增强,对我国稳定和拓展外需形成新的压力,应对难度加大。

  在国际经济大环境持续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出口贸易形势空前严峻,表现出两个总体特征:一是外贸增速明显下滑。今年7月份,我国外贸增速降至2.7%,8月份更是进一步降低为0.2%,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按照WTO对全年世界贸易量的预测和前8个月我国出口价格指数初步预算,全年出口额要力争实现增长6.8%以上才能保证我全球市场份额不下降,出口形势十分严峻。二是贸易摩擦持续增加。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2011年,因为技术性贸易措施导致我产品被国外扣留、销毁、退货的直接损失达622.6亿美元,同比增加40.2亿美元。今年1至8月,全国共发生出口退运数量2.52万批,退货金额达17.09亿美元。欧盟通报我出口不合格消费品960起,较去年同期上升了75.4%。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共计召回我国出口不合格消费品122起,口岸截获的100多万件不合格消费品中95%从我国出口。大多数重点外贸企业仍然面临出口订单减少,盈利水平下降,生存困难加大的严峻形势。有些企业反映,当前外贸形势比2009年更为严峻。

  对华贸易政策歧视明显增强

  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贸易保护主义日盛,技术性贸易措施愈发成为变相贸易保护的工具。一些成员逐渐将技术性贸易措施作为保护本国利益的手段,使其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以贸易保护为目的的国家或地区,不仅通过不断更新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和增加进口产品检验、检测的难度来设置贸易壁垒,还将知识产权、产品的价格以及进口产品的歧视性分类管理等非技术法规、标准的问题与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进一步增加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种类,使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更加复杂化。这里笔者只简单介绍有代表性的几种技术性壁垒:

  一是道德壁垒。包括社会责任标准和动物福利标准。新近出现并被日益关注的全球首个“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标准,就把贸易保护的实现转到劳工标准、保护人类健康、维护人权和社会责任上,且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二是信息技术壁垒。发达国家利用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制定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信息技术应用的法规体系及合格评定程序,对国际贸易的信息传递手段提出要求(如电子商务、“无纸贸易”等),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

  三是“绿色壁垒”。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的健康,制定出一系列繁杂苛刻的进口商品难以达到的环保标准而形成的一种贸易障碍。绿色产品、绿色营销、清洁生产、环境标志等绿色壁垒构成了新的国际贸易保护网。一些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利用消费者和国际社会对环保部门的广泛关注,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为由,凭借自身先进的环保技术,通过提高环境标准阻碍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从而筑起绿色壁垒,将环境保护作为服务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一种新武器。

  四是低碳壁垒。全球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低碳经济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低碳理念推动全球产业重构,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将因此发生巨大变化。比如,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ISO 14067即将颁布,该标准运用量化的方法,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产品各生命周期阶段,即从摇篮到坟墓的碳排放和碳清除做出量化的评估。

  除了合理的保护目的外,一些国家为了国内大选、产业和贸易保护等不同目的需要,大肆炒作我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抹黑“中国制造”,把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政治化、国际化,并以保证进口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为由,设置专门或隐蔽性针对中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借机限制我产品进口。据统计,三年来与我国有关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平均为19.7%,约占WTO全部贸易关注的五分之一。奥巴马2012年2月13日提出的2013年度联邦预算法案中,包括新增7名食品安全检查员到中国执行检查任务,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官员提出将在华从出口企业抽取的样品直接带回美国进行检验。美国今年2月还正式成立联邦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以“阻止假冒伪劣或不安全产品通过美国国境”,隐含矛头直指中国,技术问题被政治化的倾向值得关注。

  意大利“毒鞋事件”就是个典型案例。2008年9月27日,国外媒体报道,意大利查获170万双中国制造的“毒鞋”,称其含有意大利现行法规禁止使用的六价铬化合物质和其他问题。在鞋业制造过程中,使用三价铬作为鞣剂是没有问题的。由于温度变化和运输过程的影响,三价铬自然产生六价铬,这是世界范围内面临的问题。但意大利利用六价铬事端扩大声势。主要原因在于——意大利作为传统制鞋强国和出口大国,中国作为世界第一鞋类生产和出口大国,两国制鞋业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行业竞争。在欧盟向中国鞋类增收反倾销税到期前,意大利利用六价铬问题再次制造事端并大肆炒作,目的是在欧盟准备解除对中国鞋类征收的反倾销税之前,给欧委会制造压力,以阻碍我国鞋类进入欧盟市场,从而达到保护其鞋业利益的目的。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

  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技术复杂、隐蔽性强、扩散效应大、影响面广,充分地发挥了技术法规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法律约束性、标准的技术依据性、合格评定程序的质量安全保证性,从而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统计,从2005年至2011年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而减少的出口损失逐年增加,从2005年的288.1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622.59亿美元;2011年企业用于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新增成本259.62亿美元,比2010年上升15.71亿美元。2011年,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行业排在前五位的是机电仪器、化矿金属、农食产品、玩具家具和纺织鞋帽,成为我国遭受技术性贸易措施限制的重灾区。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的企业,更是数以亿计的国家利益,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除了给我国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之外,还对中国国家形象和企业声誉造成了恶劣影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势必引发同现有大国在经贸领域的冲突和博弈。一些大的经济体由于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增加,也有意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和国际化,借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抵制“中国制造”,某种程度上导致我出口商品长期占据美、欧、日通报召回问题产品数量的首位。其中,有确属产品质量问题的,也有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和媒体炒作等原因。

  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国内外市场的一体化发展,我们一方面应正确认识国外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并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倒逼我国出口企业乃至整个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对国外不合理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以使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降至最低。从战略战术、方法路线、方式手段等层面上系统思考我国的应对策略。

  (一)参与国际规则标准制修订、加强双边和区域合作与交流

  我们应高度重视和实质参与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关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制修订,努力实现从国际规则遵守者向国际规则制定者和引领者的转变。重点做好参加WTO框架下多双边谈判,巩固和不断扩大我国在有关国际组织及区域组织决策层、管理层、技术机构和规则标准制修订中的影响力。

  (二)大力实施标准战略,积极完善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我国的国际标准话语权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景气对世界标准化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将产生不利影响,但却是我国实施战略部署、乘势而上的大好机遇。各发达国家的政府为应对经济衰退,也会相应缩减对科研、研发和标准化相关工作的资助经费。现在正是我们加大投入,做好布局,在国际标准化中争取更有利的主导地位的有利时机。高新技术标准是当今世界技术标准争夺最为激烈的领域,也是我国最有希望实现跨越发展的领域。应尽快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标准体系,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优势,先声夺人。

  (三)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积极准备并实施反制措施

  对于违反WTO规则制定和实施有关影响我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国家,我们在加大对外交涉力度的同时,应根据有关证据,积极制定和实时、适度,有时需要及时、强有力地采取反制措施,以使有关国家取消其歧视性或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以维护我国利益。

  (四)提升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意识和能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单元,更是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第一线。我国企业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过程中往往感到疲于奔命,政府部门也经常感到疲于应对,主要因为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政府服务、企业自主、科研支撑的系统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机制。

  企业则应该提高科技水平,实现在技术上超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改善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资源的集约使用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除了继续发展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的贸易外,还应关注和重视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要加快开拓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市场。

  (五)加强对外宣传,积极引导国际舆论客观报道

  为加大宣传力度,平息国外对于“中国制造”的严重质疑,2007年7月,笔者率代表团访问了美国,目的就是要向美方准确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充分澄清事实真相。在美期间,笔者与美国国会议员、财政部、卫生部等政府部门会谈,并在多个场合发表演讲,召开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代表团的这一系列的活动,使美方50余家主流媒体对有关情况有了全面、客观的了解,从而结束了近半年的连续不断地负面炒作。这是我国首次就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国外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取得积极效果,为我国成功应对该类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加大对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环保、卫生等监管情况积极、及时、正面宣传,增加国外政府和消费者对我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信心和信赖程度;二是在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应第一时间提供客观、真实、权威的信息,避免不必要的谣传;三是在国外发生涉及我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事故时,必要时可直接派权威代表团到国外召开有广泛代表性的媒体参加的新闻发布会,以使事故发生国消费者和政府部门了解事实真相和我国政府的态度及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避免炒作。

  (六)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这个问题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要进一步落实质量发展纲要,创新质量安全发展机制,完善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加强进出口检验检疫,提高执法的严肃性和有效性,严格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坚决维护我国产品质量安全国际信誉。二是要进一步加快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妥善处理各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减少和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关键字: 技术性贸易壁垒  贸易保护 

QQ:2804879579
检测通手机版,微信扫一扫